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孙杰
3月1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5场,邀请财政部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。对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,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,将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,突出对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。
回顾2022年,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.2万亿元。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.46万亿元,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.8倍,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。
减税降费政策直击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,把这个“肥”施到了企业发展的根上,减负纾困效果明显。朱忠明介绍,根据统计,2022年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,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的负担下降了2.7%。去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3.8%,剔除大规模留抵退税一次性因素影响以后,税负水平约在15%左右。企业的现金流增加了,发展活力增强了,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更足了。
2023年,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对助企纾困、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。他表示,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,尽快研究明确政策,抓好落地见效,推动形成“水深鱼归”、“水多鱼多”的良性循环。
一方面,落实落细现有政策。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,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。同时,坚决打击偷税漏税骗税,坚决制止乱收费。另一方面,优化完善优惠政策。对现行减税降费、退税缓税等措施,该延续的延续,该优化的优化,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。同时,还要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。突出对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,为微观主体发展增动力、添活力。